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
 


 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

国内钢价回调趋势确立,短期振荡难免

    国内钢价自4、5月份开始回升,到7月底8月初达到反弹以来的高峰,也创出年内新高。但经过7月底8月初的连续暴涨之后,国内钢价随即出现暴跌,由此开始了振荡回落的走势,根据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以及钢铁生产形势的变化,目前可以确认钢价已经正式进入回落调整阶段。
    自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,国内钢价基本呈现出非常规律的阶段性周期变化特征。当去年10-11月份钢价暴跌到最低点后,从11月份开始到今年1月底,国内钢价开始了一波连续3个月的反弹行情,但从2月初开始,由于国家刺激经济措施还未能在整体经济中产生实质影响,加之国内钢材库存增长迅猛,钢材价格迅速掉头向下,这一向下调整趋势也持续了约3个月,一直到4月中下旬才有所企稳。随着国家“保增长”的决心不断加大,庞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陆续出台,钢材需求开始明显回升,钢材市场也再次见到曙光,钢价又开始了从5月到7月的连续3个月的大幅反弹之旅,并在7月底8月初达到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新高。
    根据MyspiC综合指数,最近这一轮的钢价反弹,其综合涨幅高达36.4%,其中长材价格涨幅超过41%,而扁平材涨幅也达到30%。综合观察,截止到7月底8月初的钢价总水平,尽管离2008年的高峰仍有相当大的差距,但却超过了04年、05年、06年的最高点,接近07年的最高价格。从钢铁生产企业角度看,随着钢价的持续上扬,不少企业的吨钢利润达到上千元,在当前中国仍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,钢企出现暴利,反映出市场有不正常的现象,同时也不具有持久性。
    当前钢材市场振荡回调,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。
    一、政策上政府有收缩意图,钢价攀升的动力大为减弱。
    上半年中央政府出台了大量的“保增长”措施,有些措施十分激进,例如在投资领域,对不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比例给予大幅下调,实际上是鼓励投资大幅增加;在金融领域,上半年新增贷款达到7.37万亿元,远超过去年全年和今年的目标,货币供应速度M2更是增长28%以上,由此对最近一轮钢价上扬起到强劲推动作用。
    但是,随着二季度中国经济强劲回升,中国“保八”希望大增,激进的经济刺激政策面临收缩调整需要,央行已明确表态货币政策要“动态微调”,7月份新增贷款大幅缩减到3559亿元,较去年同期还低,这已经表明了中央政策的取向。在房地产市场,不少商业银行取消了二套房贷优惠,也表现出收缩流动性的意图。
    在投资领域,昨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,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,要求对钢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多晶硅、风电设备等产业投资加强管理和指导。在此前,工信部已表态要对水泥等行业投资划“红线”。
    这些信息表明,今年后几个月我国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将有明显下降,总体投资强度也将有所收缩,具体到钢铁消费方面,就是用钢强度的下降,不利于钢价继续攀升。
    二、钢铁下游行业回暖速度趋缓,跟不上钢铁增产速度。
    在上半年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其它各项政策作用下,我国工业生产整体呈现复苏回升的态势,部分产业如汽车等回升显著,对钢铁消费起到重要拉动作用。但是,我们需要认清的是,今年我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考验,如消费,如果没有明确的信心支撑,后期仍有回落可能。外贸出口当前仍处低迷状态,虽然国际经济已开始企稳,但我国外贸出口恐仍难有实质性增长。
    机械行业是钢铁的重要消费领域,尽管上半年已有了不错的回暖势头,但近期的数据并不乐观,7月份机械工业总产值8969亿元,明显低于6月份的1万亿元规模;其中工程机械行业7月份产值只有236亿元,为近5个月来最低。机械工业生产具有一定季节性因素,通常上半年较强,下半年较弱,从今年的情况看,机械行业用钢的最强劲阶段可能已经过去,未来对钢铁消费的支撑力度将逐渐下降。
    但是,从钢铁的生产角度看,由于最近一轮的钢价强劲攀升,钢铁企业扩产放量的冲动非常强烈,6、7月份钢铁产量均已超过去年鼎盛时期,创出历史新高,而从8月上旬重点钢企的产量推算,钢产量又将再上一个台阶。如果我们看到的未来钢铁需求增势是逐步放缓的,而钢铁产量又在不断强劲增长,两股力量逆向而行,我们的钢材市场将趋向何方呢?
    当前国内钢市处于振荡时期,尽管后期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无疑,但是,钢价运行却有其自身规律。钢材价格是钢铁生产的重要杠杆,没有价格作用,钢铁增产势头就无法抑制,因此,从这个角度看,钢材市场的调整短期难以结束,也或许会持续较长时间,如果以今年以来每3个月为调整周期,那么市场会否调整到10月份呢?我们拭目以待。(萧平)
    

 

 

 

 

厦门市钢铁贸易协会 版权所有 ©
地址(Add):厦门市思明区前埔中二路821号4楼H区  邮编(P.C):361009 
电话(Tel)、传真(Fax):0592-5711526  电子信箱:442572360@qq.com
技术支持单位: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